- · 江苏社会科学版面费是多[04/29]
- · 《江苏社会科学》投稿方[04/29]
- · 《江苏社会科学》数据库[04/29]
- · 《江苏社会科学》期刊栏[04/29]
高考生如何保持积极心态、收获成长 ——访中国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总而言之,利用考后时机让自己从备考备战状态“转型”,进入一种更加正向的、身心健康发展的状态。 彭凯平:一是学习放松的技巧,比如静坐、冥想
总而言之,利用考后时机让自己从备考备战状态“转型”,进入一种更加正向的、身心健康发展的状态。
彭凯平:一是学习放松的技巧,比如静坐、冥想。因为无论得到什么样的消息,都会让身心激动。二是培养运动的习惯。高三的学习任务繁重,没有太多时间运动,这段时间刚好补回来。每天运动15到30分钟,大脑会分泌出多巴胺、催产素、内啡肽、血清素,会让你心情振奋。三是涵养一双慧眼、一颗慧心,去欣赏身边那些细微的小事,发现曾被忽视的美好。四是建立亲密、稳定、有意义的社会关系。让自己跟朋友、亲人谈心、陪伴、活动,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加紧密。五是学一些让大脑功能交替兴奋的技能。高三高强度的学习让考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任务上。考后不妨学习如何交替兴奋,让一部分大脑功能得到休息。通俗地讲,就是培养多重爱好,人不能只爱一件事情或只会做一件事情。六是对未来的人生目标进行考量,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、还能干什么。
5月27日,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在做减压游戏。苏阳摄/光明图片
记者:面对以后人生中的关口,个体应如何培育积极心态?
5月30日,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的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。光明图片/视觉中国
记者:经历与疫情相伴的高中生活,大家都觉得这届高考生“很难”。在您的观察里,疫情给学生们带来了哪些影响?
落实积极教育有几个方面很重要。
2?保持积极的心态
5月28日,贵州省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在做减压游戏。光明图片/视觉中国
如何积极看待成绩、做好规划?我总结了“ABC”原则。
颜施是向人展示出有感染力的笑脸,把人类笑的天性呈现出来。学会在生活中发现事物与众不同的意义,学会关心、欣赏、悦纳自我。言施是积极沟通。眼施是有慧眼慧心,用心去欣赏和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,发现微言大义,发现生命的意义。身施是行动。心施是学会体验让自己澎湃的“福流”(Flow,亦称“心流”)。“福流”是指人们全神贯注地工作时,忘记时间运转、对周遭环境浑然不觉的心理体验。做什么事情能产生“福流”呢?我曾对中国2亿多网民所经历过的幸福状态进行过调查,发现其实中国人的幸福体验比想象中多得多,我们在做任何爱做的事情时都能够进入“福流”状态。比如喜欢摄影的人会为了一张好照片跋山涉水、餐风饮露;看一部好电影时会感觉时间瞬间而过;运动、饮食、学习、工作等活动都可以产生“福流”。但是在做杂务、看电视、闲逛和无聊时,“福流”就很难产生;一心多用、同时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很难产生“福流”。
责任编辑:苏展
积极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有全面的心理发展。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人,而是有灵性、悟性、感性和德性的新人才。快乐积极地生活,哪怕面对压力与困难,也要活出心花怒放的感受。
一是情商教育,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应该进行情商教育,教学生如何发现、培养、管理积极情绪。二是幸福教育,体验“福流”。三是利他教育,教导学生如何去爱人、帮助人、服务人。四是乐观的性格教育,让孩子相信明天更美好。五是美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,将核心价值观和心理学连在一起,与生活联系在一起。六是社会关系建设教育,强调与社会接触的重要性。七是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如呼吸新鲜的空气、参加体育运动,听音乐、唱歌、热爱大自然等。
又是一年高考时。
高考生如何保持积极心态、纾解焦虑?如何看待成绩并做好人生规划?家长、学校如何开展积极教育,让孩子从容面对未来?
“A”即accept,接纳。一些同学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,第一反应就是“不接受”。其实除了个别情况以外,成绩就是真实情况的反映,得接受现实。接受的目的是让你很快调整,如果老在幻想里挣扎,永远迈不开行动的脚步。
记者:如同一根紧绷的弦突然松弛下来,高考结束后,考生很容易产生新的焦虑。这该如何纾解?
记者:高考结束后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待成绩出炉、填报志愿、做好规划。考生该如何看待成绩并做好人生规划?
第三,及早进行心理知识的大众教育,让心理教育普及化。在很多国家,心理学是必修课,做人的第一个技能就是知悉自己的心态。虽然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,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有心理课程,但是这种传统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仍存在一定差异。传统心理学强调控制、管理、压制,而积极心理学强调转移、替代、升华。
文章来源:《江苏社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shkx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7/1069.html